Skip to main content

我小小故事:第一部分上段:背景

My little Story (我的小小故事)。(第一部分上段)
这其实不单单是我的故事,我相信许多人可以在某些片段中多多少少会感同身受,有些共鸣。这小小篇章叙述了我、我家人与社会变迁和自身文化的关系。虽然是说我的故事, 但家庭故事,在我故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故事不少片段都是根据前辈们所说的故事。历史的准确性我不敢说,也不会辩,毕竟我没专注。我的故事会有些长,我尽量写得简短,缩短篇幅。
主要两个部分: 短短的家庭历史、背景;和 我短短的故事.
两个部分会以上段下段分开分布。
今天先发短短的家庭历史上段:
我是第五代新加坡华人,第三代新加坡公民。福建籍贯。故事就从祖父的祖父(高祖父)说起吧。 始于平民百姓之中一个安溪地区的胡氏村民,祖先属哪级别我不知(我并非以一个高傲态度,而是以说老实话的一个态度说)。高祖父的祖父从福建南来新加坡,没机会到市区谋生,只能在武吉之马的森林里生存立根。就适应了南方赤道森林里的生活,变得像个土生土长的森林人,没接触白人殖民的市区,见到的大多是自己黄色皮肤的华族同胞,和少数的褐色、黑色皮肤的马来和印度同胞们。在岛国小丘周围的森林,威胁并非来自压迫亚洲民族的红毛人,而是欺凌村民和其他小动物的老虎。由于经常被老虎威胁、骚扰(如同一些红毛人),村农民们为了自防,就学会打老虎。他也不例外,为了保护村民,打老虎,越打越拿手,直到被村民称为”打虎英雄“ 的程度(是否真是如此,我是无法确认,但我猜在那里应该无,哈哈, ”打红毛人英雄“之称吧。这个并不是要夸自己的高祖父还是家族还类的,而是我从祖父、父亲那里听来的。若对这份历史有质疑,请跟我讲,我可以去 “澄清” 。)。但是虽然(如很多英雄故事)听起来有些壮烈,但结局是属悲剧的。一天,他被竹子割伤,染上了严重的病毒,结果不治而亡。
但这个悲剧,其实相较于过后所发生,已算小了;因为。。。
祖父才三岁时,他父亲在二战被日军惨杀。日军从西北部分打下南部来,到了这一带,因为所竖立的旗子倒下,就打进了村子。在逃亡之中,日本鬼子在追杀的时候,从他的背后刺死了他,他所抱着的婴儿(他的哥哥)也一起死去。唯一幸亏的是,祖父由奶奶抱着,逃此一劫。他日后由她照顾、养育成长。从此,这变成了我祖父终生难忘的经历。生于战乱时期,如当时多数平民,生不如死:生存就是唯一的愿望。
二战后虽是从地狱逃出来一般,社会依是纷乱无序,大家依是极端贫困,为生存不断针扎,刻苦耐劳,有的披荆斩棘,白手起家,有的继续在农场耕耘,无论如何,都得竭尽全力杀出一条生路,养家糊口。在各个团体或村庄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互相帮忙。大家就是要活下去。
独立后,时局又变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依是穷困,只是没有之前哀鸿片野的那种悲惨;有了个新的希望,照在人民心里的一束曙光:那就是对合拼的期望。但结果被纷乱政局、种族事件等等给砸破了(就不深入讲了)。所以我们离开了联盟,独立了。当生活还是照过。谋生,还不就是为了讨口饭吃。当时过着只有苦的命(先别说生活了),却没有叫苦连天的奢侈·。人人前途茫然,心里却还是有一种对生存下去的毅力、的曙光。大家只能往前看了。。。 第一部分上段。
~完~
胡顾申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小故事集 :我们这一班(的人口比例)

  小故事集 :我们这一班(的人口比例) 这不是新摇 [我们这一班] 的歌曲,而是我在初级学院从2019至2020的一班的人口比例。 为何讲人口比例呢?让我解释一下,我虽是要说人口比例很重要,但这小篇章里不是要证明这一点,也不是要大夸自己,也不是要煽动任何歧视意识,只是想透露我初级学院有趣的主任班的有趣人口比例。 所以先别说任何小·故事或闲话,就看看班里的人口比例一下。别以为人口比例没什么、不重要,它很多方面上取决了班的素质和状况。 两位女性主任老师,一位是华人,另一位是马来人,前者去生产,剩下一位老师,来照顾二十一位学生,实为不易·,但还好我这般相当成熟不搞事(除了一些调皮捣蛋的)。 首先是种族构成,我班的种族构成颇为有趣,即有些不可思议,即格外 ”整齐”。此话怎么讲?在我班里,每个种族族群几乎占了全班人口的三分之一。华族就多了两位。这很明显的不是我国的种族构成比例。不知是否在你们预料之中,个个种族群体形成了属于自己族群的小组,而因此诞生了三个鲜明的小组。但分裂不止此。还有第四个小组,就(当然了)是“多族”组,在内有一位淡米尔、一位马来、和两位华族同学,包括我在内。所以我班主要是以这四组挂分的。没有什么争执,整体上还是很和谐,大家讲各自的母语,偶尔有意或无意以自己的母语与另一组的人沟通,但全都属善意的。我们不以故意用自己母语来漫过或欺负他人。这是好事。我们与彼此通常是以英文沟通,只是有些词大致上人家也懂,或在我们知道多方了解自己的母语的情况下,或当我们要有一种效果(但我们会事先通知)。我对马来族群通常就是那个“对方”,因为我懂马来语,但不懂坦淡尔语。虽然整体上,我们是和睦共处,读书的读书,玩耍的玩耍,但潜在是存一种 “我们有自己族群”的意识。所以“颜色的分别”很明显哈哈。与他人相处,却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拿捏起来,实为不易。 接下来是性别构成。班里二十多位学生却只有四位男生。所说文科班男生较少,可是却是全校男生最少,也是男生比例最少的班级。其他文科班至少还有两倍的男生,占据的比例也有我们两倍或更多。男生中三位都是淡米尔人,只有我一位华人(天啊我们是在新加坡啊哈哈)。其中一位男生第二个星期就转班,剩三位,没有新的学生。这位转班的个子与我较像。一位男生个子高大,另一个瘦高但两位都很壮大。我拿还是有些瘦小,甚至有些瘦弱,看似有些儒弱。与他们那些有健...

A question to You ( poem )

  A question to You : though thou did praise poetry not, and make us all once thought, these mystic musings have no place in our once squeezy space, yet you have drove us out of po(v)e(r)t (r)y no doubt. and gave us a new space for That we thought no place That has had given You, the comfort need by you, when the dearest to you, could have been be with you, but darks days off in lieu, as balm to the sorrows of you. That which was once denounced by you, and the theories and words of you, may now not ring so true for you, our Mr Lee Kuan Yew ; You have given us much Luxuries that we once thought, when our nation was birthed, we can never afford, beyond our wildest dreams. And for quite long it's time that we forgive ourselves and re-embrace that which we may have once sacrificed and (stronger) together we Ask you : Do you, realize sincerely that That which You thought we Cannot afford yet you Must ? Aw Ke Shen, Aug 2022

You, Mr Lee Kuan Yew, You ( poem )

  You. Lee Kuan Yew, You. You Our Mr Lee Kuan Yew never off-in-lieu never old, and always (but not overly) new. You hew and brew this country’s stew and siew dai and sew this country’s milieu which you knew so well, so we queue up and no smell pew and few goes ew. and our fruits and dew are sweet and kew. You respected by eu and ngu and whatever elites old or new. and due to you, others were drew to us and you so we did not threw our face to be siu chi or tiu lian. You ensured further reaches of the island, like yew tee have lew, and made lew (lukewarm) Singapore always new. You a non-jew almost like a jew yet not one of the jew, but one of the jew of the east, yet more like a jew, than many others, even jews; and may well be the most jew Ish. You, whose closer to jews and respected by jews, praise the jew and their hebrew and edu cation and work with jews so hiu-hiu and others do not skew us or make us tew. And Singapore always remains new. You, are you Ah Yew, ah. We are thankful...